——子衿文学社追寻红色足迹纪实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2021年4月24日,子衿文学社在指导老师戴国芳的组织下,开展了主题为“学党史,悟思想”、“弘扬海陆丰优秀传统文化”的采风活动,目的地是人文历史深厚的海丰。
采风的第一站是红宫红场。红宫红场,海陆丰革命的红色圣地。红宫原为建于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的学宫,1927年11月18日至21日彭湃在这里召开了县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海丰苏维埃政府。当时会场四周和街道墙壁都刷成红色,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在此诞生,因此把学宫改称“红宫”。此后,革命政权的许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红宫东侧的红场旧址,原为“东仓埔”,占地22000多平方米。海丰苏维埃政权成立后,苏维埃政府在此地兴建红场大门和司令台。大门门额上浮塑“红场”二个大字,两边浮塑“铲除封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的对联。1927年12月1日在这里召开了5万多人参加的大会,庆祝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1928年1月2日,董朗、颜昌熙等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与叶镛、袁裕、徐向前等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也在此胜利会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海城红色街主街道下车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苍翠松柏中的那一抹艳红。红场的大门红色为主色调,门额上是彭湃亲笔提写的“红场”二字分外显眼。居中图案是一颗五角星,图案涂以黄色,与红色大门相映衬,对比鲜明,庄严肃穆。踏入大门,左右两侧苍翠挺拔的塔松,在蔚蓝天空下更显苍劲翠绿,生机勃然。红场中央,一尊彭湃铜像巍然屹立。他身着西装,两手叉腰,神情坚定自若,气宇轩昂。

红宫红场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天都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学习和参观。在红宫展厅,小伙伴们认真地研学红色历史,阅读一件件历史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深悟红色基因。

(我社成员在认真学习红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实地考察学习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今天的“沉浸式”红色主题文化学习使小伙伴们对海陆丰早期革命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参观完红宫红场,我们驱车来到一处独特的红色遗址,也是最能代表海陆丰祠堂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曾子庙(孔庙全国到处都有,曾子庙并不常见。)
曾子庙位于海城镇东笏南社,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由朝廷拨款修建的。当时的作用类似于驿站,为福建、粤东一带举子上京参加省试路过时提供免费食宿。为了保证必要的经费,海丰县令还特意将陶河一个村庄划为曾子庙属农庄,所收的租税专供曾子庙使用。在明清两代,有数不清的举子曾在这里停留歇过脚。

(曾子,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刚踏进巷口,远远地就看到曾子祖庙的相关人员站在门前欢迎我们的到来。跨过门槛,映入眼帘的是高高悬挂在梁上的“曾氏的家风”牌匾——“修身”、“齐家”、“忠恕”、“尽孝”、“诚信”、“读书”、“知礼”、“勤俭”、“守节”,“和睦”。
汕尾著名的雕塑艺术家曾海生老师亲自给我们介绍祖庙的建筑特色和人文历史。曾老师介绍说,“曾子庙曾经占地面积约2700平方,三进,两列辅屋,后面还有个大花园。彭湃留学归来不久,就任海丰教育局局长,一开始想教育救国,兴办了好几所学校,女子学校就设在此处。历经时代的变迁,失却了后花园和右列辅屋。如今庙内的主要柱子和门廊等仍然是明洪武时代旧物,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曾氏后人为我们讲解曾子庙的人文历史)
习总书记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红色之旅的第三站,是海丰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莲花山温厝村。
走进温厝村,清风拂面而来,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一条条硬底化道路,一座座白墙灰瓦的小高楼,既有现代信息,又颇具古典韵味。
莲花山区,革命战争年代,红二师、红四师和红四十九团都曾在这里同敌人战斗过。温厝村,位于莲花山脉腹地,过去道路窄小,交通不便。2015年3月,莲花片区被确立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认真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禅茶体验、森林康养、山野休闲等产业建设,最近又新建了村史馆,读书室。

(我社学子在村史馆阅读书籍)
满目茶香扑鼻来,一方美景游人醉。今天的温厝村,经过环境治理、民房修缮和景观营造后,原本景观条件不错的村庄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吸引了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旅游者。置身于山的故事,水之深情,让人真正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道理。
2005年8月15日,在浙江安吉余村,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如今,我们实地体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

(我社成员温厝村合照)
追寻红色足迹的第四站是黄羌红二师烈士纪念公园。纪念公园是在原红二师烈士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目前已建成由“红星广场”、“时光广场”、“阅兵广场”、“号角广场”和“东江平台”五个山头组成的纪念公园。这里为人们了解海陆丰革命斗争史和追忆先烈革命事迹提供了重要平台,是省政府核定的革命遗址之一。园内祭奠着65位有姓名的烈士和33位无名英雄的遗骸。同学们围绕烈士陵园走了一圈,追忆当时革命先烈战斗的情形。我在想:这么多年轻的生命,在这么朝气蓬勃的年纪,就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奉献于国家,长眠于这片土地上,他们就是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新时代的我们理应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属于我们的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我社成员于黄羌烈士主题公园合照)
走进革命纪念馆,重温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探访红色遗址,寻找历史留下的印记;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作为当代大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行走中聆听党史,感受红色文化,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